北京时间本周三和周四晚间,美国劳工统计局将公布8月份PPI和CPI数据。前值7月份PPI同比跳升+3.3%,远超市场预期;CPI同比+2.7%,略低于市场预期。企业端批发通胀的意外强劲,打压了此前因CPI数据相对温和而升温的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引发美股当日低开。
7月份美国进口价格轻微回落,表明海外出口商承担的关税成本较少;而美国进口商承担了大部分的关税成本,居民端则“关税通胀”温和、传导暂不明显。
本频道在8月23日《谁在为美国当前的关税成本买单?》一文中,详细解释了关税通胀向居民端传导缓慢的原因:1)美国进口商继续采取“慢速转嫁”策略,加上抢进口,关税成本并未立即反映到售价上;2)由于关税政策实际落地存在时滞、居民消费结构向较低关税商品转移、广泛豁免、贸易模式转变等多重因素,实际关税水平远低于官方公布水平,从而削弱了对居民端价格的直接冲击。
PMI作为领先信号可甄别关税演变带来的细微变化:8月份,美国制造业投入价格指数走势已明显偏离全球其他地区;而在服务业方面,因关税带来的价格压力仍处高位。
在7月份一些CPI细分商品项上,关税通胀抬头已非常明显。8月份这一趋势将扩展至更多的商品分项。
随着企业之前囤积库存消耗、企业利润率被持续压缩以及现有关税漏洞被堵上,企业向成本转嫁程度将加大,未来数月关税通胀传导至居民端的迹象将更加显著。8月份PPI同比可能仍将保持较高增长,而CPI同比在关税传导速度加快初期仍将保持相对温和状态,较大概率符合市场预期的环比增0.3%、同比增2.9%。
秋季和年初通常是企业调整价格的窗口期,也更有利于转嫁关税成本。随着秋季到来,企业往往会顺应季节性涨价趋势,例如推出新一季服装,这使得该时期成为转嫁关税成本的“自然时机”。因此,8月及未来数月的通胀数据将成为检验关税通胀传导至消费端的关键窗口。
实盘10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